党史人物
王懋德(1878~1947.11.10)

【王懋德】(18781947.11.10),字子勉。正阳县熊寨乡大王庄人。出生于地主家庭,幼上私塾。其父亲王保善,字鸿乾,前清“贡生”,后补为“廪生”。子勉二十来岁时考取河南省省立完全师范学校(汝南师范)1907年毕业。毕业后历任正阳县县立蚕桑学校校长、县立师范学校校长、县立高等学校校长、县教育科长等职。他在担任校长期间仍任教、授课。他对教师要求甚严,深受师生和教育界同仁推崇。后来,他又任县第四区区长,因与国民党当局政见不合,不久即愤然离职,返乡隐居。曾加入城内“同善社”,创办些善事,如逢灾年赈济放粮等。晚年他笃信佛教,并专攻中医,开方治病,但不取分文。他对妇科、儿科和内痨伤寒治愈率甚高,为当地群众称赞。

从1927年蒋介石发动“四·一二”反共政变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,子勉在这段时期积极宣传革命道理,教育青年,支持革命。

1927年夏季,李卓英、黄运昌、王静到子勉家看望他,他说:“蒋介石的江山不行了,社会太黑暗,文官、武官都爱财。当前,救国救民的只有中国共产党。”王静说:“毛泽东、朱德在江西打游击,官兵平等,平民是一家人,吃喝一样,爱民保乡,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打倒哪里,人民都欢迎。”子勉很赞成他的看法。

1928年夏季的一天中午,他叫李卓英将诸葛寺学校的教员邹秉书(当时中共梁庙区委成员)、黄运昌、王静请到他家谈目前形势。子勉老人向他们说:寒冻的史鸿优、史鸿模兄弟俩是共产党人,并知道诸葛寺的党组织是邹秉书发展起来的。同时他还说:我信佛教,讲道德。蒋介石专门反共,他的杀人政策是不得人心的。国民党内部四分五裂,而共产党的军队和老百姓打成一片,文武官员不买地盖房,不娶小老婆,不吸毒品,不赌博,老百姓十分拥护,共产党在不久的将来是会胜利的。子勉平时赞成马列主义,拥护共产党,是革命斗争最积极的支持者。

1932年春,正阳白色恐怖时期,他设法将目标明显的共产党员黄运昌、邓鹏翔、郑聚才、李卓英等,分别转移到外地隐藏。由于他思想进步,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革职处分。

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,出于爱国热情,他编了好多抗日歌谣,如“扛起红缨枪、去打小东洋、赶走日本鬼、卫国保家乡……”教群众传唱,以激发抗日热情。他对国民党假抗日、真反共不满,他给路东指挥长胡仁写信说:“共产党得民心必得天下”,并经常向群众宣传“国民党必败,共产党必胜”的道理,鼓励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斗争。后来在共产党人李卓英(是他的亲外甥)、王静等人启发下,他从同情革命,从而支持地下党人的革命活动,成为进步民主人士。

1937年秋季,上级党恢复正阳县的中共党组织时,就在他家开会,研究有关事宜。参加人员:邹秉书、李卓英、王静、王惠德、王振汉。中共梁庙区委成员李卓英,抗战时期是中共正阳县委委员,公开身份是梁庙乡联保主任。李卓英经常到他家领教和求得保护,使党组织建设与发展得到了保证。王子勉还掩护过中共豫南地委、中共正阳县委、中共梁庙区委领导,有时党的机关就设在他家。王子勉家就成了地下党组织革命的庇护所。王子勉有两个儿子,长子早逝,次子王振璜,字袖洲,1936年任正阳县师校长,在其父的教育影响下,倾向和支持革命。侄子王振华、王振廷、王振汉,都在王子勉的教导下加入中共党组织。族弟王静、王有,族侄王振武、王振耀、王振铎、王振凯经他引导资助,也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王子勉虽然不是共产党员,但在他的教导和影响下,在他的亲属中,培养了大批早期共产党员,他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1938年8月,中共正阳县委在他家召开会议,恢复了王静、邹秉书、李卓英3名早期共产党员的组织生活,并集体发展了王振汉、王振东、王振武、王振耀、黄治强、黄运海、王振华、陈文郁8名进步青年入党。

1939年秋,王懋德双目失明,但仍掩护中共地下党活动。1941年夏季,中共正阳县委向城内进发时,通过他的关系,派6名共产党员进城以教书和上学为掩护,搜集情报,开展城内工作,为中共在正阳县城建立组织、开展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中共汝南地委和正阳县委只所以能在梁庙区活动一年多,与王子勉等人的掩护、支持分不开。 

194710月,王子勉病逝,享年63岁。

技术支持: 金盾网络科技 | 管理登录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