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【邹秉书】(1989~1956)字复兴,号佑振,正阳县小邹寨人。1926年入党。 1926年7月,中共信阳地委从信阳第三师范学校(简称信阳三师)派共产党员孔剑舞、余子静(余端章)、李俊英等回到正阳,以在高等学堂教书为掩护,创建党组织。孔剑舞等人与王了凡接头后,建立了第一个党小组。党小组在师生中发展邹秉书入党。 1926年9月,党小组在城关秘密召开会议,选举成立了中共正阳支部委员会。 1927年春,党支部从正阳高等学堂派教师邹秉书回到诸葛寺学校,以教书为掩护,发展了黄运昌、孟继善、王志诚(王静)、邓鹏翔等入党,建立了诸葛寺支部,邹秉书任书记,黄运昌任副书记。 中共正阳特支成立后,又迅速在全县发展了一批党员。邹秉书、黄运昌在诸葛寺一带发展了郑聚才、李国荣(李卓英)、孟继荣入党。 1928年8月,中共正阳特支以教师联合会名义,在中心庙茶庵寺学校召开党员代表大会,选举成立中共正阳县委员会,隶属中共豫南特委,孔剑舞任书记,邹秉书为县委委员。根据党员分布情况,县委决定分设城关、诸葛寺、龚湾、陡沟、中心庙、寒冻6个区委,并任命了各区区委书记、副书记和委员。邹秉书任中共诸葛寺区委书记。 1929年3月8日(农历正月二十七日),诸葛寺区委书记邹秉书、副书记黄运昌带领共产党员王静、王惠德、李卓英、魏邦安等,利用诸葛寺古庙会,以请吸大烟为诱饵、以在庙院里放大炮为掩护,大白天打死了贯匪史管道(寒冻人),缴手枪一支。然后在小傅庄打死了史的同伙傅邦均、傅邦彦两名土匪,缴长枪两支。在梁庙街上打死了特务韩麻子和豪绅地主叶丙贞、叶丙太。 以后隐蔽在张寺庙学校(现张楼村大陈庄北)教学,组织群众分了小陈庄地主袁家福家的粮食。后到张柿园教私塾。 1932年1月,正阳被蒋介石划为“赤区”。为保存革命力量,正阳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中,也采取了一些应变措施,转移撤退了一批党员干部。邹秉书、李俊英、李振久等都隐蔽在城内卖书或教书。 1937年秋季,上级党组织恢复正阳县的中共党组织时,在王子勉家开会,研究有关事宜。参加人员:邹秉书、李卓英、王静、王惠德、王振汉。 1938年初,邹秉书在张寺庙遭遇匪害,无奈携家眷回老家小邹寨。 1938年4月,中共正阳工委奉命改为正阳县委,并明确了县委委员的职责范围。肖章任县委书记,杜滋寿任组织部长,朱端甫任宣传部长,陈兰轩为统战委员;肖章、杜滋寿来到熊寨、梁庙等地,发展党员,建立党组织。8月初,在梁庙西北大王庄统战人士王子勉家,联系并恢复了王静、邹秉书、李卓英等人党的组织生活。 1940年夏季,正阳党组织整顿巩固后,地县委决定向正阳城开展工作。原来城内党内活动死水一潭,既无党组织也没有交通联络,仅有邹佑振(邹秉书)、李俊英、李振久等几个共产党员在教书,单线联系也很危险。为摸清县国民党和三青团等活动情况,地、县委派组织部长王振东、梁庙区委宣传委员黄运海和共产党员熊克恭、王振武、王振华、陈文郁、贺岗(熊克敏、女)等进城,以教书或上学为掩护搜集情报,侦察敌情,扩大党组织,发展统战关系。王振东等同志进城一年多,与地下党员邹佑振、李俊英等取上了联系,并通过同学或亲戚关系,接近了正阳县民团团长魏炎初、三青团书记高建国、县党部书记长高贺斋和财粮科长张杏春等上层人物,搜集到一些情报,散发一些革命传单,发动部分学生冲击了县民团团部,营救一个被扣押的学生。同时还组织师范学校的学生罢课,反动的训育主任尚海涛终于被开除了职务,因罢课被尚海涛开除的几个学生也恢复了名誉。 之后,邹秉书脱离组织生活。1944年9月,正阳行政委员会成立后,建立了财粮、税收机构,由王新、朱合智、邹秉书负责,从事支前工作。以后,邹秉书逐渐隐退。 1956年病逝。 |